6月27日,2023地理信息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大会以“空间智能 因融至慧”为主题,包括政府、产学研在内的众多专家到场,解析空间智能技术内涵,展示其广阔应用前景。
据悉,2023 地理信息软件技术大会(GISTC 2023)以“分享地理信息软件最新进展,交流地理信息应用最佳实践”为使命,以“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地理信息软件技术类大会”为愿景。大会自2017年开启,迄今已成功举办5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会议期间,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超图软件集团董事长宋关福接受了记者采访,针对当前地理信息数字化涌现以及空间智能产业化发展前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对行业发展走向作出预测。
“科技跃迁,让地理信息从二维跨越到三维,带动了空间智能的发展。”宋关福表示。
在他看来,地理空间数据从二维到三维,不只是增加了一个维度,而是让空间数据实现了可视化的呈现,带动了井喷式的空间数据量。对这些海量的空间数据的处理,也带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
他认为,地理信息系统相当于“大脑”,作为基于计算机的一种工具,通过处理、分析、存储、管理数据,绘制并分析地球上的物体和现象,为空间决策服务。而遥感相当于“眼睛”,在不与物体有任何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收集与物体和现象有关的数据,为“大脑”输送信息“原料”。进入“大脑”的空间信息维度越多,“大脑”就越智能。
当前我国卫星通信、5G基站、光纤网络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已基本实现覆盖,提供了来自导航卫星系统、测绘、物联网等的空间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地理空间系统软件的处理、分析、存储、管理,转化为生产力,释放数据价值,为数字中国建设奠定基础。
“遥感技术与GIS技术密不可分,遥感数据需要借助GIS强大的处理分析能力才能最大化释放遥感数据价值潜力。”宋关福讲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童庆禧认为,进入到地理空间三维时代,传统的地理信息处理方式已经无法应对遥感卫星所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国内卫星遥感已由科研实验型向业务应用型转变,由“业务化”向“产业化”发展,因此,如何解决海量遥感影像快速处理分析、高效存储、管理和分发共享,缩短影像从获取到应用的时间,提高遥感数据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为提供满足各行业应用需求的数据服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问题。
也正因为此,超图软件集团主动进军遥感信息处理软件领域,以逐步打通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处理、管理、分析到应用的各个环节,实现遥感GIS全链条应用落地。
与此同时,宋关福还谈到了人工智能在空间智能中的作用。他认为,为了处理不断涌现的海量地理信息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必不可少,这会让地理信息要素数据的采集、处理、挖掘、分析与应用变得更加快捷。
据悉,超图软件集团在此次大会发布了SuperMap GIS 2023跨平台遥感影像处理桌面软件,将卫星遥感获取的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以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脱节,能够实现海量遥感影像快速处理分析、高效存储、管理和分发共享,显著缩短了影像从获取到应用的时间,提高遥感数据的精准度,将为多个行业提供更强大更高效的数据支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