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短讯!散文丨谭谈:老矿工回矿

来源:红网   2023-07-03 12:34:18
A+A-

老矿工回矿

文/谭谈

这一天,阳光炽热,心情炽热。我们几位七老八十的老矿工要回矿去看看。


(相关资料图)

湘中山地的那座煤矿,是我们几位人生旅程中的重要驿站。

从涟源下了高速,汽车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跑了十来分钟,就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于是,往左一拐,往冷水江方向奔去。

不一会,就到了一个小镇。这个镇子的特色土菜:牛全席很出名。所谓牛全席,即牛身上所有的部分都入席上桌。每到假日,远远近近的人都跑到这里来吃牛全席。

进镇后不久,就有一条路往左边的山峦伸出。老罗立即向驾车的小刘说,往左,往左!

小汽穿过一片田垅,就进入到一座青山之中。山坡上,几栋老旧的红砖小楼,耸立在树林里面。老罗和他的夫人朱女士,心情难免有几分激动了。不停地向旁人介绍,当年,我就住在这栋屋里,我就在这栋楼里上班……是啊!那一年,他从大学毕业分配到这座远近闻名的煤矿时,就被分派到这个工区。这是他踏入社会的第一站。他们在这里,送走了最宝贵的八年、十年青春岁月,也在这里收获了甜美的爱情。那时,老罗是机电工程师,朱女士是矿区广播站广播员。两人在这里组成家庭,生子立业……

当年,这是一座年产21万吨优质煤炭的矿井。红火过好多年啊!如今,由于资源枯竭,作为一座矿井,已走进历史的烟尘里了。

矿井停产几年了。

而对于老罗夫妇,这里,是他们永远的人生记忆。这里的种种生活场景,一直鲜活地存留在他们心里。他们站在那栋老旧的矿区办公楼前,取出手机,与这栋在他们心中永不消失的旧栋,来了一张合影……

这里,是金竹山煤矿的托山矿井。

离开托山矿井,往西南几公里,就是金竹山煤矿的土硃矿井。我和我的老伴,我的家门小弟校祥,都曾是这里的矿工。那年,我从部队复员,就被分到这座矿井,在机电队做电焊工。而她,则是一个井口压风机房的压风机司机。我们同住在一栋单身宿舍里,且两人的宿舍相邻……近水楼台啊,于是不久我们就携手同行了。也和老罗、朱女士与托山一样,土硃,是我和老伴相识、相恋、相伴的“圣地”……

校祥,小我们大几岁,也晚到矿山多年。他参加工作,就进入到这座矿井,一直做到这座矿井的主事者。后来,他又从这座矿井,走进金竹山矿部大楼,接替老罗,担任这个统领三座矿井、六千多矿工的国营大矿的矿长。后来,他又成了数万矿工的涟邵矿务局局长……此后不久,省里进行煤矿体制调整,取消矿务局建制,组建湘煤集团。于是,校祥成了称雄三湘大地数十年的涟邵矿务局的最后一任局长。

来到这些留存有自己青春岁月的旧地,我们的心情自然激动。历历往事,扑面而来。我们一边在矿区熟悉的山道上迈步,一边回忆当年的种种或苦涩,或甜蜜的往事。一个个都开心起来,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二十几岁在这里打拼人生,七老八十再回到这里,回望自己来时的路,每个人的心里,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滋味呢?

从土硃矿井,穿过几个村庄,翻过一座山一一木絲坳,就是一座比托山,比土硃产量更大、资格更老的矿井:一平硐。当年统领三座矿井的金竹山煤矿的矿部,也设在这里。那时候,在我们的眼里,这就是一座大城了。每到晚上,站在对面的山头往这边看,只见整个一面山,灯火灿烂,令人震撼!一到周六,矿工俱乐部前的大坪,挂上了放映电影的银幕,下班后的矿工和周围村寨的村民,全都涌到这大坪来看电影。硕大一个坪里,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如今,这里也冷落了。金竹山矿与冷水江矿合并以后,组建了金竹山煤业集团。集团总部也搬到了冷水江市区。

迈步在矿区的山道上,两边是一栋一栋依山而建的上了年纪的老旧房子,引起我们无限的感叹!我们不时指着这个窗口,那扇房门,向旁人说,当年,谁谁谁,住在这里;谁谁谁,住在那里……这个房子,那个房子,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有过什么趣闻……那情那景那感,难以言表!

这些矿区的老旧房子里,曾发生过多少人生故事啊!

许多与自己结伴前行的朋友,多数都已离开这里了,走向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如今,这里的过去都过去了。然而,仍然有一些老友,一直坚守在这里。老罗,校祥和我,都想见见这些老友啊!

已近八旬的老罗,前些日子摔了一跤,伤了骨头。走路不方便了。难为他拄着拐杖,艰难地攀爬着楼梯,一家一户地去看望老友。有些,居住在四楼,他硬是吃力地拖着伤腿爬上楼去……

我在土硃的工友朱学习九十一岁了,行动已不方便。他住在二楼。他曾是老罗的副手。老罗任这个矿的矿长时,朱任副矿长。两人配合默契。老罗坚持爬上楼去看他。我从部队复员回矿时,朱是土硃矿井的工程师还是技术员,英俊潇洒,一表人才。每天傍晚,我们在一起溜马路。他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们五十多年没见面了。这一次,当我走进他那狭窄的客厅,看到他坐在桌子边吃早餐,一蓬衰发,目光也似乎有些呆滞了。当年如此精明、那般英俊的一个人,被光阴雕塑成这样了。实在无法与他年轻时的形象对上号。岁月啊,你怎么这样无情地摧残人啊!

金竹山,是我们的人生驿站,也是我的文学故乡。中篇小说《山道弯弯》的人物原形在这里。我把主人公就取名金竹。长篇小说《风雨山中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土硃矿井旁边的望龙山,我就原封不动地搬进了小说里……

这座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矿山,现今除托山井因资源枯竭而停产外,土硃、一平硐,每年仍然出产优质煤炭数十万吨,继续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着贡献!

来到冷水江市区,走进金竹山矿业集团总部大楼。“娘家人”热情地张开双臂,欢迎我们这些老矿工回家来。在一间小会议室里,一批当年一起奋战在矿山的白头老友聚拢在一起,愉快地说着自己的“当年”……场面热烈而温馨!

老矿工回矿,情满满,意切切。看了旧地,见了老友,圆了心愿!

愿我们的矿山安好,愿我们的工友安康!

谭谈,1944年生,湖南涟源人。先后担任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湖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山道弯弯》《风雨山中路》《山野情》《谭谈文集》等,共计500余万字。《山道弯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